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初三学生的跳楼事件谈为人父母的底线

吴主任 吴主任 2021-02-10

图:Paul Gauguin

9月17日,湖北武汉。江夏一中一名九年级男生跳楼身亡。根据监控显示,男生在教学楼楼道被母亲教训,期间挨了两耳光。母亲离开后,男生默立两分钟后,转身爬上栏杆跳下,路过的同学试图阻拦未果。据江夏区网信办通报,男生事前在教室与同学玩扑克,参与者的家长被请到学校配合管教。


监控视频里,除了静默而令人绝望的两分多钟,更加震惊的还是一开始母亲教训儿子的手法。那动作和气势,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身份,完全就是街边的社会流氓羞辱式的欺凌作风,尤其是一只手恶狠狠地把对方摁在墙上的那个姿势,仿佛黑社会电影里的某个古惑仔要让对方明白,谁才是这里的老大。


并非敏感,就单纯暴力只是表象,有些东西能明显反映施暴者要表达的真正内容。让家长去学校一趟,这不是什么新鲜事,多数人都领教过,无非当着老师的面臭骂一顿,就算有时动手也是形式大于内容,一恨不争气,二是表演给老师看。而江夏这位跳楼初中生的母亲那动作表现出来的是匪夷所思的恨。


再完美的学校始终是一种集体管理,整体的稳定是最重要的追求,偏爱或者偏恨也不是特定针对某个学生,只是维持学校认为的秩序,“通知家长”是一种手段,看似负责任的同时也是一种甩开责任的做法。但这不意味着孩子真的犯了多么可怕的错,在一个求稳的环境,特立独行可能也是错的。更何况在某些时候,孩子甚至一点错没有,这时更需要家庭的包容和理解。


我记得很早之前的某篇文章说过,我们村有个跟我同龄的孩子,因为家长的痛骂,喝农药自杀,好在抢救及时。要放今天估计也得上热搜。可见以前不是没有类似的事件,只是大家不知道。


也许是某些观点所说的,自杀的行为是为了让父母后悔,以自杀的方式报复。但我觉得更多的是绝望,整个世界都在嫌弃自己的绝望。心智不成熟,未出社会,学生眼里的世界就是学校和家。在学校不受待见,回家可以是治愈。如果家庭更加暴力,也就只剩绝望了。


校园的霸凌事件,鲜有被欺负的人自杀的,更有可能的是认怂或者找机会复仇。因此有不少校园暴力事件是长期被欺凌之后的失控式的爆发。这种时候小孩子的认知里,只是这个世界出现了坏人,要么躲,要么跑,要么打回去。但如果是父母的羞辱式暴力(父母一般不会真的往死里揍)性质就完全不同。世界再不友好,家还是温暖的。作为整个世界最后的靠山都压向自己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。


成年人遇到类似的挫折,因为经历足够多,能看到更开阔的世界,相对也没那么冲动。原来的家庭可以没有温暖,因为自己都要开始建设家庭承担责任。


但说到底,这只是一种解释,我们无从知道跳楼的初中生在此之前还经历了什么,在被自己母亲羞辱之后沉默的两三分钟在想什么。再也没法知道了。愿逝者安息。


我自己也是当父亲的人。可能是运气比较好,并没有被养家糊口搞得焦头烂额,所以从不会把属于我的责任看成是负担。这些年一直在谈论自由,谈论各种主义之间自由的区别等等,有个一直强调的观点,自由的背后的责任,离开责任奢谈自由。


人都热爱自由,因为更多自由意味着更多选择,确实能增加幸福感。人活在这世上不就是想过得更幸福一些吗。而事实上,只要你的经历足够,诚实回忆过去的人生,负责任带来的幸福感要比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”要持久且强烈得多。孩子诞生之后伴随的责任感和意义化作幸福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天。当然,“责任感”不限于抚养孩子,也可以是某种事业。


跟大部分为人父母的人一样,会尽可能给自己孩子更好的东西,但我一丁点也不觉得他们应该感激我。恰恰相反,人是你带来的,不是他们挑的,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是身为父母不言而喻的责任。这甚至都不需要理性的介入,因为光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就足够幸福。


理性是这么介入的,你知道他们有一天会长大成人,会离开,会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,会组建他们自己的家庭,会与你渐行渐远。这是未来的必然。


这种理性带来的是一丝丝的伤感和对当下时光的珍惜。


这种理性还带来了这样的认知,他们只是暂时归你监护和照顾而已,他们和你本质上是平等的,是独立的人。


无数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和实验都一再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。这个地球上曾经有个流氓国家实验过政府集体养育孩子,最终惨烈收场。家庭这个单位是不可替代的。


所谓家庭教育根本不在于教什么具体的东西。父母都是谁,不都是一个个普通人吗。能教孩子什么?方程式还能看懂吗?英文有外教流利吗?什么都教不了其实。无论公立私立,学校教育只是一种外部的服务,有贵有便宜。但学校不是家,老师不是爹妈。因为家的意义是亲情是包容和爱,这是用钱买不到的。


也不怪很多人质疑:难道当父母是天生的,不用学习?也有呼吁父母应该持证上岗的。虽然只是调侃,但背后的问题不容回避。当然要学习,所有的父母都要在育儿的过程中学习。细节不说,为人父母至少先学会把孩子当个人尊重。


上篇:“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,却还那么自信”

推荐:如何判断一个城市是否适合自己




朋友,你看这二维码,能忍住不按吗?
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